本站於大正6年(民國6年,西元1917年)11月1日開業,當地原名針塱庄故在計畫中命名為針塱。但日本總督府在大正6年指定東部的9個地區為日本移民村,其中針塱庄亦為其中之一,並更名為未廣村,因此車站開業時即名為未廣。光復後此地隸屬於玉里鎮並更名為光復里,旋即因光復鄉設治之故改名為大禹里,車站也隨之更名為大禹,列為三等站。
大禹站站房
本站於大正6年(民國6年,西元1917年)11月1日開業,當地原名針塱庄故在計畫中命名為針塱。但日本總督府在大正6年指定東部的9個地區為日本移民村,其中針塱庄亦為其中之一,並更名為未廣村,因此車站開業時即名為未廣。光復後此地隸屬於玉里鎮並更名為光復里,旋即因光復鄉設治之故改名為大禹里,車站也隨之更名為大禹,列為三等站。
大禹站站房
興建北迴線的目地除了改善前往東部地區的交通之外,最重要的部份即為水泥業的貨運需要。因此當和平至新城段完工後,此段沿線各站便在民國68年2月8日開始進行試營運以辦理貨運業務。當時和仁站並無站員辦理客運業務,而是以招呼站模式營運。民國69年2月1日北迴線全線通車後,車站於2月2日正式開業,等級為三等站至今。
和仁站的入口。我想北迴線改建時大概想到本站旅客太少,不想浪費錢蓋回站房吧....
志學站於明治44年(清宣統3年,西元1911年)9月25日開業,以當地知伯社而名為知伯乘降場,大正3年(民國3年,西元1914年)升格為車站,大正7年(民國7年,西元1918年)由於知伯社、吳全城庄、與賀田庄合併為賀田村後而改名為賀田驛。光復後復名知伯,民國37年後改名豐年,民國41年改為志學至今。目前為三等站。
志學站。其實啦,我覺得沒特色也是特色,非要弄個裝置藝術實在沒有意義(現在要在大理石外牆上裝柵欄....)(攝於民國101年)
千甲站為台鐵捷運化計劃中所興建的通勤站,為六家線與內灣線共線的車站(我承認這樣的講法不符台鐵的標記法,因為台鐵是以實際分歧站起算,因此六家線只有竹中至六家。但如果看路線圖,台鐵自己也是把六家線標成新竹到六家)。
千甲站。
北新竹站為台鐵捷運化計劃中所興建的通勤站,車站主體實際設置於新竹貨運站內,再由連通道通往中華路或東光路。
北新竹站東光路出口,雖然離站房遠但卻是主要出入口,因此比較有規劃也比較整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