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站於大正6年(民國6年,西元1917年)11月1日開業,當地原名針塱庄故在計畫中命名為針塱。但日本總督府在大正6年指定東部的9個地區為日本移民村,其中針塱庄亦為其中之一,並更名為未廣村,因此車站開業時即名為未廣。光復後此地隸屬於玉里鎮並更名為光復里,旋即因光復鄉設治之故改名為大禹里,車站也隨之更名為大禹,列為三等站。

IMGP6861  

大禹站站房

「大禹」取之於大禹治水的典故是殆無疑問,但此地的原名,「針塱」的來源則還有疑義。依照官方說法,此地因有毒樹,因此被阿美族人命名為Sedeng,漢人來此後以音譯為針塱。

IMGP6879  

大禹站候車室。除了廢站站房標準的斑駁之外,其實相當整潔,不時有當地小朋友(大禹國小就在站外)在此活動,同時也有不定期的居民作品擺設

不用說,我對這種說法是非常不相信的。

塱在客語中是江、湖邊的低窪地之意,目前大禹聚落離秀姑巒溪有一段距離,可是在19世紀時此地就位於溪畔,而且以往也飽受水患之苦(據說取大禹為名也有希望鎮懾水患之意),而此地最早就是台灣南客前來開墾的根據地之一。

IMGP6878  

大禹站的剪票口,還維持了廢站時的式樣

此外,早在漢人(客家人)前來此地之前,當地也已經沒有阿美族的部落了,而是由平埔族人占據。雖然有學者認為阿美族的周塱社所在地即為針塱,可是當地從來就沒有「針塱社」的紀錄(另有考證指出周塱社應該是在舞鶴台地上)。當地雖然曾為阿美族的活動範圍,但至少在300-400年前,該地的阿美族部落就被平埔族驅趕至今瑞穗以北一帶,而在日本占領台灣時,此地在官文書裡名為新塱庄或針塱庄(「新」、「針」應該是轉音之別而已),即表明此地為漢人或平埔族的聚落。

由此觀之,我認為針塱是漢人所取的名字,而與阿美族無關。  

大禹站附近的人口不多,但東拓前因為車行速度不快,因此需要本站做為列車交會之用。但東拓後車行速度加快許多,且台東線的列車密度並不高,雖然三民至玉里間長逾11公里,但在寬鬆的排點下,利用本站做為交會站的列車並不多,因此本站在民國84年3月1日由三等站直接裁撤。

IMGP7199  

大禹站廢站後月台仍然保存著,一直維持到去年(民國102年)才拆除,其中照片右側之建物為站房(此照片攝於民國100年,在DR2700的天王席側所攝)  

本站舊有的木造站房在東拓時改為東拓標準站房,廢站後的站房並沒有淪落到像其它類似的招呼站或廢站一樣成為廢墟一般的建物,其環境是由當地居民自發性地加以維護,目前站房裡面還掛放了不少當地居民的書法作品,頗為有趣。

IMGP6864  

軌道側的大禹站站房,照片右方原有茂密的樹叢,也因電氣化工程而被清掉了(請參照上面那張照片)

本站在東拓後有一島式月台,還有一個短短的遮雨棚。而廢站後雖然把正線以外的所有股道均予拆除,但月台仍然保留不動。該月台直到台東線進行全線電氣化工程時,為了修築新線而在民國102年間拆除。

IMGP6865  

通過大禹站的台東線,由於此段有進行截彎取直的工程,因此軌道是新造的

車站基本資料

車站站名:大禹,Da-Yu(廢站時採威妥瑪式音譯)

車站代碼:026

國音電碼:ㄉㄚㄩ

車站地址:花蓮縣玉里鎮大禹里大禹路242號

車站等級:廢站(裁撤時為三等站)

車站里程:自花蓮起78.4公里(廢站時)

區間里程:三民(5.8公里)←大禹→(5.2公里)玉里(廢站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禹車站 廢站 台東線
    全站熱搜

    火車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