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線於明治32年(清光緒25年,西元1899年)開始動工,做為縱貫線向南的延伸段。採分段施工與通車的模式,到大正12年(民國12年,西元1923年)已延伸至溪州(今南州),但溪州至枋寮段則是一直到昭和16年(民國30年,西元1941年)才全部完成。但在昭和19年(民國33年,西元1944年),因日本戰局失利,在擔心美軍會在台灣登陸的情況下又將林邊至枋寮段拆除,一直到民國42年才復建完工。
九曲堂站。這種有中國式飛簷的車站在南台灣還真不少見....
屏東線全長61.3公里,目前共設有18個車站,其中高雄至屏東間為雙軌電氣化路段,而屏東至枋寮間則為單軌非電氣化區間。但在「台鐵高雄-屏東潮州捷運化建設計畫」完成之後,屏東至潮州間將改為雙軌電氣化區間,且西部幹線的發車站也將改至潮州站。
車站前的石像,以鳳梨作為主題
車站大廳
九曲堂站設立於明治40年(清光緒33年,西元1907年),由於當時下淡水溪(即高屏溪)橋尚未興建,連接打狗與阿緱間的交通全靠位於九曲堂的渡口,因此當時車站是設於下淡水溪畔。大正2年(民國2年,西元1913年),為配合與台灣製糖株式會社鐵道旗尾線(明治43年通車)的聯運業務,因此將車站改至現址。
從第一月台看九曲堂站的站房,可說是花團錦簇
昭和16年(民國30年,西元1941年)為配合公路汽車聯營業務,將車站改至現在的後站方向(現九曲里)。雖然光復後就取消了公路汽車聯營業務,但一直到民國79年才又換回到現在的位置(今久堂里)。
早年大樹鄉為重要的鳳梨產地與罐頭工業重鎮,且與旗尾線聯運,因此早年九曲堂站的客、貨運相當鼎盛,在民國4、50年代為二等乙站。但從民國61年取消與糖鐵的聯運之後,九曲堂站的業績遂逐漸滑落,因此在民國76年降為三等站至今。
九曲堂站的第一與第二月台
九曲堂站目前擁有島式月台兩座,除觀光列車、部份自強號列車與半直達的復興號列車外,其它列車均有停靠。
九曲堂站的月台站名牌
車站基本資料
車站站名:九曲堂,Jiuqutang
車站代碼:188
國音電碼:ㄐㄡ
車站地址:高雄市大樹區久堂里鐵路巷15號
車站等級:三等站
車站里程:自高雄港站起17.4公里
區間里程:六塊厝(5.0公里)←九曲堂→(4.3公里)後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