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歷史上有兩個景美站,一個是萬新鐵路(新店線)上的景美站,民國54年因廢線而撤銷(景美站的位置在現在捷運景美站南方約150公尺處)。另一個即為本文所要介紹的,北迴線上的景美站。
可以說是「綠意盎然」的景美站...
景美站站房跟崇德站類似,所以也是白底紅字的站名
北迴線上的景美站是以車站所在的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而命名,該地在清朝時即為太魯閣族的聚落,稱為Qowgan社(意為大竹子或麻竹,清文書中為九宛社)所在︒日本占領台灣後,此地被拼音為カウワン社,光復後在改音為加灣部落,民國42年與三棧聚落合併為加灣村,民國44年改名景美村至今。
家徒四壁的景美站,不過狀況還算不錯
已經沒有站員監管的剪票口
要前往月台需經過地下道
在車站剪票口還能看到舊時青天白日滿地紅式的站名,真讓人感動
本站於民國64年7月26日,花蓮港至新城間通車後啟用︒但於民國64年9月開始營運時,本站僅辦理行車業務︒北迴線南段(和平至花蓮新站)的臨時客運業務要到民國68年2月8日才開辦,但除花蓮新站外各站均未派員售票,並以招呼站辦理︒一直到民國69年2月1日北迴線全線通車後,各站才正式派員辦理客貨運業務,本站列為三等站︒
站房後面的站名牌,看起來是新的
從月台看站房,但站房跟站場是用圍牆隔開
本站附近並無大型聚落或工業,因此是以行車業務為主︒到民國87年6月11日新城至花蓮間雙軌化工程完工通車後,由於本站失去了行車的需要,遂於同日降等為招呼站,由新城站管理︒
景美站還有一個「後站」,雖然只是地下道的出口
很寬闊的景美站月台,看起來應該是加寬過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擴建過的痕跡更明顯
不過由於北迴線的貨物列車班次相當多,加上民國92年7月4日全線電氣化完工通車,使得客運列車的班次密度也大幅增加︒為了增加行車效率,便於景美站內再增建兩條待避線,並於民國102年10月3日升格為不派站員的乙等簡易站,管理站依然為新城站,行車業務也是由新城站辦理。
景美站是在正線外加建兩股通過線或待避線以交會列車
本站已啟用多卡通閘門,可使用悠遊卡與一卡通。
老式的月台站名牌
車站基本資料
車站站名:景美,Jingmei
車站代碼:053
國音電碼:ㄐㄥ
車站地址:花蓮縣秀林鄉景美村加灣178-1號
車站等級:乙種簡易站(管理站為新城站)
車站型式:平面站
車站里程:蘇澳新起68.2公里
區間里程:北埔(6.5公里)←景美→(5.3公里)新城